作者: 秋霖
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就是,一個人可以藉由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改變一生。──美國心理學、哲學始祖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上一期我們談及在婚姻中常因小事處理不善而化為大事﹐第一個例子是丈夫下班回家感到很悶熱立刻開窗﹐太太感到冷而起爭吵;第二個例子是太太為預備好的蒸魚時間因丈夫遲回家弄糟而互相指責。這兩個例子﹐很可能每天都在發生。事後回看﹐全都是小事﹐而且始於善意動機﹐可是卻偏偏以壞結果收場﹐不是很可惜嗎?婚姻關係﹐始終是以關係為重。贏了爭辯﹐失了關係﹐又值得嗎?今期﹐我們再從基本起點﹐來看看如何改善我們的態度、價值觀、立場﹐使得婚姻關係得以改善。
很多人都說這個比喻﹐二人關係﹐無論是夫婦、兩代、同事或朋友﹐都是如此﹐要想關係發展良好﹐彼此都要付出﹐好像耕耘一個花園﹐需要淋水、除雜草、剪枯枝、還要施肥﹐才會茁壯成長。這講法已漸成老生常談﹐但筆者仍然有這份執著﹐而其中關鍵點是「彼此」﹐是雙方都有此想法﹐有共同目標﹐願意盡力(為家、為對方)付出﹐而不是只看對方付出多少﹐這個家及家中成員才會不斷成長。
(一)改善關係﹐小事做起
提早十分鐘﹐大家都輕鬆。中途有阻滯﹐也不至太焦急。最後一分鐘﹐血壓往上冲。原本是從容﹐趕時間变成怒氣沖沖。
這首打油詩主要帶出一些可以避免因遲出門帶來的衝突。每個人的時間觀念都不一樣﹐有的不在乎﹐反正提早去到仍是要等其他遲的人﹐所以不慌不忙。有的認為要尊重主人家、尊重大會﹐又或是早些去容易找車位﹐容易找好座位。更有的是為了協助工作人員﹐看看自己可否協助一些工作﹐減輕其他人的壓力。當然亦會有些成為習慣﹐必預早十分鐘出門﹐即使遇上少塞車﹐也不會遲。其實﹐遲到習慣當然要不得﹐但仍須看具體情況而論﹐例如要負責嬰兒喂奶﹐換尿布之類﹐或要妥善照顧老人或患病者﹐出門前難免有所拖延。然而﹐剛才所說有些人不重視﹐或不願早去怕要等人﹐所以慢吞吞才出發﹐顯出自私及自傲。倘若人人都如此想﹐場面會是如何?尤其是夫婦二人的時間觀念不一樣﹐更易生磨擦﹐彼此需要更多商討﹐找出共同接受點﹐彼此才覺愉快。遲到抑或早到﹐可以是小事﹐亦可以是大事件!
(二)多一句欣賞﹐多一份精彩
伴侶感到被欣賞﹐辦事勤快而且妥當。講句多謝或唔該﹐知你欣賞他可愛。家中事務做得好﹐給予讚賞不嫌早。用心去做因有愛﹐隨便去做因為責任來。叫才去做是無奈﹐應做不做最悲哀。情感銀行多存款﹐生活自然更精彩。
筆者參與西人同事家庭聚會時﹐往往看到他們夫婦在日常生活中﹐仍不忘用客氣言詞互稱對方﹐如thank you﹐ thanks a lot﹐ you’re awesome﹐ you’re great﹐ well done honey﹐等等讚賞詞﹐而華人夫婦﹐則相對較少。從中西文化角度看﹐華人在情感表達上是較為內歛﹐而中國人為了顯示謙恭﹐常常會“拒绝”他人的讚美﹐中國人認為得到家人或者親密朋友的帮助是理所當然的﹐彼此根本不必說謝謝﹐說了反而顯得關係生疏。
其實﹐我們這一代已飽受西方文化薰陶﹐可謂耳濡目染﹐只是不慣宣之於口。從心理學角度而言﹐被稱讚表示被注意(acknowledged),被認同(recognised),被欣賞(appreciated),且是對方所喜悅的(accepted and appreciated),這是完整的溝通過程。設想﹐假如你很努力去預備梅菜蒸扣肉來招待丈夫的朋友﹐眾人吃時面有悅色﹐但毫無言語上的表示﹐那是代表甚麼?是不合口味?太鹹?太淡?假如這道菜做得好﹐我們要表示欣賞主人的出色廚藝﹐這是基本社交禮貌;即使做得未如理想﹐也應表示謝謝其預備的努力。正如前面打油詩所言﹐一個人的努力得到肯定﹐會激勵那人繼續更努力去做;等別人叫你才去做的是工作分配﹐是基於責任;應該去做而不做更是失職失責﹐失去被人信任。即使在家裡做菜﹐無論是燒烤肉、蒸魚、煲湯﹐甚至切生果等等﹐要做得好﹐都是用愛心去預備的。配偶怎可以吝嗇讚賞呢?越多讚賞﹐更令雙方彼此欣賞﹐帶來更多歡樂喜悅﹐何樂而不為呢?
(三)學習放下﹐活在當下
儘管過去有心結﹐容許今天把心開。享受此刻夫妻樂﹐忘記昨天的愁哀。學習放下舊傷痕﹐就讓快樂重新載。欣賞每日開心事﹐活在當下見精彩。
夫妻經常都有爭執﹐如果不能放下過去的舊事﹐多年來所累積的大小爭執肯定高過太平山!每個爭執都一定有原因﹐那怕是觀點角度不一樣﹐或是原則立場有異﹐又或是經期影響賀爾蒙分泌導致妻子的情緒失調。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和善後?在日常觀察中﹐一般夫婦都是以「不了了之」﹐「讓時間沖淡一切」來忘記它。這做法是否一了百了,真的解決問題嗎?這做法能否建立共識﹐使以後相同情況出現有所參考?這做法可否促使雙方有更深入了解﹐更多共通和共鳴?這做法能否避免「翻舊賬」?一次解釋之後﹐以後是否還有無數次為同一件事解釋?只有放下傷痕﹐可讓快樂展開。享受開心小事﹐活在當下的精彩。
「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的獎賞。」(腓立比書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