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的家園

作者:亞元

人類建造房屋,最初都是根據地理氣候和種族文化的習俗逐步發展演變的。居住山洞,使用樹木,覆蓋乾草獸皮來遮風擋雨,或在高山或在平原,或在丘陵或在沙漠,甚至在皚皚深厚的積雪中以求生存。隨著沙石,泥土的運用人們學會了燒制磚塊從而大大改善了人類的居住條件。其後鋼筋混凝土的使用又將房屋從平面逐漸增高直至聳天而立直上雲端。今天,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原始住屋已瀕臨絕跡,然而今天的非洲仍隨處可見起初的光景。

茅屋之鄉

非洲國家至今多以務農為生,生活在鄉間的人口佔很大的比例。他們建造房屋仍選用傳統方式:茅草頂和泥磚身的房屋,屋身有圓有方。圓的屋身直徑約四至五米。方的屋身約八米乘四米,牆身高只有一米半,有一、兩個很小的窗,有門無門框,以木板、草製架或鐵皮,少用釘或鏍絲等。門口狹窄,闊度少於六十公分,因此要側身和俯首而進出。鄉村屋多是用泥磚和禾乾草建造。也有人採用紅磚,由制磚專人在紅土地區逐塊鑿出來售賣。村民若無財力購買,便要親手自製。

旱季的苦幹

建屋必須在每年收割後至翌年雨季來前完成。事前要有一番的預備工夫。材料只有粘土、水和乾草,多選用稻草,能穩扎粘泥,磚頭便不易碎爛。首先在選好的粘土地方,將地土掘鬆,隔晚雇水車來,在晚黑將水澆透土壤,待明天清早,土壤己濕軟,將禾乾草與粘土混和,用腳磋踏。然後用木造的磚模而將磚倒製出來,磚塊需待幾週才乾透可用。另找人將磚運往建屋地點。磚頭工作準備好後,建屋要雇用建屋工人,通常工隊有師傅及兩、三工人,需時三、五天便完成。

首先在劃定的地方挖深,用石頭加點石屎鋪蓋以穩固地基,然後在上放入粘土和泥磚逐層鋪建,又在屋牆內外用粘土作抺灰。屋頂方面一個形如雪糕筒的大木框架,在磚牆高度至一米半後,由幾個人將屋頂架放在高度為一米半的磚牆上。然后放上備好乾草綑,由下至上環繞屋頂接疊地鋪蓋,至屋頂尖處時,要放上一個圓椎木,用以結札穩禾乾草綑的末端。方型屋的屋頂是對歪和尖頂型的,只需在屋牆上建造一個三角立方的木架,再放上禾綑。更有人在茅草屋頂內先放一層膠紙後放上草綑,以防雨水滲漏。屋內的地面是用粘土鋪蓋修平,乾後地面堅實和耐用。筆者在酷熱天氣下,曾在草屋內休歇,感覺屋內甚為清涼。

住屋與住苑

非洲人的住屋沒有甚麼油漆和裝飾,只用作儲物和放置家具之用,甚至連水缸和煮食用具等,都放屋內地上。而他們日常接待來訪客人是在屋外住苑空地,晚上各人睡在屋外空地的草蓆上,直到深夜天氣轉涼,或遇到下雨時才走進屋內睡覺。住苑除是人居住之外,還有安置禽畜,更是儲糧的穀倉和烹煮的地方。一個理想的住苑,必栽種多棵芒果樹,苑內一邊建住的屋,穀倉,它是個方型的泥磚小屋,蓋上茅草,屋身建在幾棵木頭上,以防止從地裡出來的白蟻侵食。穀倉沒有入門,只有一個小窗用作放取穀物,須用梯子才可進入放取糧食。另一角落有禽畜的草棚,晚上將幼小牲畜放在住苑內的棚裡。筆者曾有鄉村留宿的經驗,半夜睡夢中有各種畜類叫聲伴隨,清晨被小羊因肚餓找食的啼叫而驚醒。

住屋與鄰舍

以耕種為生的地區,村民建造的泥磚屋,都是緊密相連。而在半沙漠中的遊牧民族,他們因為畜牧緣故,天晚牛羊要返回,每戶牧民因群畜多和佔地廣,故此住屋就不是聚集接連,各住戶都保持相距約二、三百米遠。在半沙漠地區因缺乏粘土,屋身只能用長茅草建造。遇風沙吹襲時,他們在屋內架起長布以遮擋風沙。然而,泥屋抵擋不了風雨吹襲,過後村內不知有多少屋牆倒塌。在撒哈拉沙漠區的遊牧民族採用帳蓬,週邊用繩扎穩,以抵禦沙暴烈風。還有善於飄流西非各地的富拉尼人搭建的草製帳蓬,形如草包,每年旱季隨處可見,但雨季前便要拆卸和搬家。

另找家園

近半世紀以來,新一代離鄉湧進城鎮謀生。由於城鎮用地少,房屋供不應求,生活指數高昂,他們難以擠進層林密佈的建築屋,無奈只暫棲身于貧民窟的鐵皮或紙箱屋內居住。遇有良機便爭取買地建屋。城市的用地多已被規劃,土地買賣也有完整的法制依從。一般人在短期內沒有財力應付興建費用,當地銀行也少有提供建住屋或完善的按揭貸款服務。另外,當地有例,地主兩年內在買入的幅地上若無興建工程,政府有權收回用地轉給他人。因此,他們在購地後作點建築便是。當地人建屋沒有指定期限,有錢時便興建多些,因此,在各城鎮中出現許多未完成的建築物。

非洲民族與中國人在傳統相近,仍存有大家族的觀念,一個家庭可住有三、四代的人,大戶可有十人以上多至卅、四十人。加上有祖屋田地,空間大和人倫緊密,彼此守望,治安良好,日夜也不用重門深鎖。房屋對當地人而言,是家族的祖業屬地遺產,又是家庭人倫的維繫地方所在。家的維繫和家人的緊密關係是很明顯,超越了房屋斗室的限制。故此,要離鄉遠行,在外謀生飄泊孤單的人,寄人籬下,實是件苦事。然而,每逢過節或婚喪嫁娶之時,你會驚訝地發現村內多了許多人,他們並非遊客,而是在外地謀生因此返鄉團聚的自家本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