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亞元
在非洲城鎮的人喜愛投資養雞。這是業餘生意在節慶前作的投資,可望到時銷售有可觀回報。另有具規模經營的農場,他們除供應市內的需求,還可兼顧遠近市郊餐館的訂購,又有供應雞苖,飼料,營養素和各種藥物,供應業餘者養雞活動,可謂應有盡有。
另有一類是中介人仕,專以提供養雞材料服務市郊和鄉間客戶。他們從城都大戶取貨源,以較政府提供的更低廉的貨價來吸引顧客,漸漸闖出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每年秋收後,村民生活清閒,出售穀物後有充裕經濟,可搞些旱季生意。未來幾個月,當地人還有各種慶祝活動,如生日,壽宴,婚禮,和兩,三個節期慶祝,食品需求極增,雞隻搶購更不在話下,吸引業餘養雞人仕的投資。
成敗策略。要作節期性生意如養雞工程,成敗在乎看準時機,有良好管理,和彈性運作。養雞成功要訣,氣候是首要的考慮因素。在天氣不穩定的亞熱帶區,每年由十一月至翌年三月初,氣溫在25-30C間,正是養雞的黃金月份。以外的月份是過冷或太酷熱,還有熱浪風沙,都危害家禽生長。
增強食料,常備防疫。從外買來的雞苖,據專業販商稱,每支雞苖出世後至出售最少要三週,其間,要為每支打注射針約十多枝,為確保雞不會感染病毒,削弱身子,甚或染病至發生雞瘟。飼料方面,主要成份為黍米磨成粉,以份量比例,九成為黍米粉,一成為貝殼磨成粉,再加小量牛血紅,以增加雞和蛋的鈣和鐵質數。按上述比例預備飼料供吃,隨雞隻生長大小而有所調整。水份方面,早晚要換水,因為雞生病感染最大原因是從水來的。再者,在水內加上營養劑,用以增加雞隻胃口,甚至牠們整天到晚都在吃個不停。一個月多,既無染病又常大吃,雞隻體重已到了兩公斤半多了,可以出售了。
買賣雞隻。當地養雞不單是為了自家需要,也有出售以幫補家計。墟期當日,從遠鄉運來活雞,有用自行車或托運的,小商販少採用雞籠,多將活雞扎腳懸掛,手攜多隻遊行叫賣。也有用自行車載賣,車主將雞隻雙腳扎了,在自行車手呔盤前,一排十餘隻「走地雞」懸掛其上,駕車隨隨而至。在市集人群擠擁中,很快便把活雞賣光了。
養雞的挑戰。當地村民飼養活雞遇到不少困難挫折,不是因天氣冷熱失衡,便是隨處覓吃,食料缺營養,染病缺防疫,偷竊,受野獸吞吃等,而增加夭折損失風險。經營養雞行業,在飼養成功率低微壓力下,他們試將雞群養大一點,至三、四公斤重,欲想出賣增加賺取利潤。如斯巨大雞隻價格不匪,過於一般顧客經濟能力所能負擔,很多時無客問津事與願違,賣主躊躇間逼於降價出讓,或索性收回自吃。
養雞新法。筆者曾資助當地同工養雞,以幫補他們生計,介紹養雞新法。首先,透過中介商販從鄰國首都取得良好雞種,飼料,和營養素,又忠告參予者堅持新法,不足四十天,雞隻平均體重已達兩公斤半,可以出售,品質廣受歡迎,價格也是顧客所能負擔。在當地養雞季節僅有四個月,養家每年可造出至少三輪活雞生產和出售。對比傳統作法,雞隻生存要面對嚴寒或酷熱等威脅,哪怕兩造也未能完成,因各種不利生存條件便要終止工程,或為求保本而要低價出讓。兩者經營的效益,成本和利潤差距可想而知。 從雞隻的生存率,產量,經營效益等結果,新法比傳統法優勝許多。
脫貧計劃。如一般援助計劃,養雞就是善用當地資源、就地取材的脫貧良策。計劃強調培訓當地人,傳遞知識技藝,增加生產質量,達至改善生計。讓當地人在長遠學習過程中,邊學邊改良,經過多年學習,培養出專業精神和技能,穩定投放心血,專心地發展事業,不作投機,一下子投放巨大資本,重產量而忽略了養主的心志培訓。鼓勵外國人參予有關的捐助工程,這才是以養雞協助非洲脫貧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