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真理重尋(64)下

作者:廖燦民牧師

兩個小錢(路加福音第廿一章)

主耶穌觀察到「財主把捐項投在庫裡」(1節),和「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2節)不同的舉動。祂並非責難財主的捐款,而是給我們說明奉獻的真正意義:(一)奉獻金錢不計算數目大或小,假如我們全心全意獻上,就是最大的數目:「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3節)。(二)我們應該先盡奉獻的責任,生活所需並不需要我們掛心:「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4節)。由此觀之,我們既然論到奉獻給上帝,無論在金錢、時間、心志……各方面,就當學習「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的功課,並付諸行動。

彼此堅固(路加福音第廿二章1至38節)

三年來,彼得常伴主耶穌的左右。從這一章我們可以看見主耶穌給他最後的提醒:第一次用言語提醒「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31,32節)。彼得好像麥子,他的自恃像無用的糠粃被篩去。同時,撒但的攻擊必須防備﹔其後他在所寫的書信中也特別題到:「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彼前5:8,9)。彼得將主耶穌對他的勸勉,原原本本地用來堅固他的弟兄。我們在屬靈生命的進程中,弟兄姊妹也當彼此堅固。

出去痛哭(路加福音第廿二章39至71節)

主耶穌第二次是用眼神提醒彼得。當彼得正如祂所說,果真「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34節)之時,「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61,62節)。主耶穌這一次轉過身來看彼得,是三年多來第一次用「盡在不言」的方式教導他,也是主耶穌與彼得交往中,最後一次改變彼得的提醒(約21:15-23),從此彼得才腳踏實地,義無反顧地跟隨主耶穌。我們在跟隨主的靈程中,是否也經驗到主耶穌言語的提醒,是否也為自己的軟弱痛哭?我們要培養出愛主更深的情操,一生義無反顧的跟隨主。

狼狽為奸(路加福音第廿三章1至32節)

這裡記述了希律與彼拉多狼狽為奸的嘴臉:「從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12節)。前者是羅馬分封王,後者是羅馬政府指派專管猶太人的總督,但在查不出主耶穌的罪(彼拉多深知一旦判耶穌有罪,便有違公義,虧損了羅馬帝國的榮譽),又在群眾的壓力下,惟有演出仇敵成了朋友的鬧劇,由此可見:不公義的人的臭味相投,足以做出彌天大禍的事。與此同時,「帶耶穌去的時候,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從鄉下來。他們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擱在他身上,叫他背著跟隨耶穌」(26節)。西門注目在耶穌身上時,變為有信心的基督徒,其後全家成了羅馬教會中的典範(有人同意《羅16:13》的魯孚是這西門的兒子)。

求主記念(路加福音第廿三章33至56節)

這處經文記述了釘在耶穌左右的兩個犯人,其中一個臨終死性不改,另一個則把握最後機會,求主耶穌說:「您得國降臨的時候,求您記念我」(42節),主耶穌立即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43節)。這正告訴未信者:歸向主耶穌永不會太遲﹔其後(那時約有正午)「百夫長看見所成的事,就歸榮耀與上帝說:『這真是個義人』」(47節)。主耶穌的死成就了救贖,乃是把人剛硬的心破碎了。最後,有一位為人善良公義的猶太亞利馬太城的約瑟,是個常盼望上帝國的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52節),並安葬了。在整個耶穌被害的悲劇中,他勇敢地盡力獻上對主耶穌的心意。你期望如何向主呈現你的心?

不朽故事(路加福音第廿四章)

本章又記述世上無數不朽故事其中一則(13-35節),告訴我們:(一)基督徒當向日出之地邁進(民21:11)﹐—從憂傷走向盼望。這兩個門徒正向日落方向走去(29節),所以不能認出耶穌。(二)有時我們的信心實在太遲鈍了(25節)。兩個門徒既然能夠將有關耶穌的事(19-24節)如數家珍般說出來,卻說:「只是沒有看見祂」(24節)。(三)這故事講述主耶穌的恩慈。祂除了用《聖經》的話與他們分享(25-27節)之外,一直耐心等候他們的邀請。(四)這故事講述他們在擘餅時認出耶穌(30-31節)。我們在教會的參與中,有否看見祂?(五)這兩個門徒就立時回到耶路撒冷講述這大喜信息(33-35節)。我們有否將自己遇見主的見証與弟兄姊妹分享?

主是真光(約翰福音第一章1至28節)

使徒約翰以「主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為主題寫《約翰福音》,用以堅固當日信徒的信心,有「補充福音」(補充前三卷符類福音書)的作用和名稱。「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1節)就展開「主所愛的那個門徒」(約翰在書中的自稱)對主一生的侃侃而談。書中又常用「我(或主)是xx」以表達主耶穌。本章一開始用「主是真光」(9節)作主題,說明「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12節),因為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14節)。我們是否每時每刻活在主的旨意中,作光明之子?

上帝的羔羊(約翰福音第一章29至51節)

「次日,約翰(施洗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29節)。由這個宣告開始,彌賽亞耶穌正式引進人類歷史新的一頁。主耶穌的來到,不但除去猶太人的罪,也除去全人類的罪。祂要用聖靈施洗(33節)﹐祂是上帝的兒子(34節)。施洗約翰稱主耶穌為「上帝的羔羊」,因耶穌自己無罪,將自己當作逾越節代贖的羔羊(出12:3),為世人的罪付上生命(賽53:7)。另方面,主耶穌看見無花果樹下的拿但業(48節),是眾多証明祂是神的神蹟(請查考2:23﹔4:17-19,29﹔6:61,64,71﹔11:11-13﹔13:1,11,17,28﹔16:19,30﹔18:4﹔21:17)之一。

以身為殿(約翰福音第二章)

今天所讀的經文,記載了主耶穌在世上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水變酒」1-12節),說明有主同在就一無所缺,也就充滿歡樂。主耶穌告訴喜歡看神蹟的猶太人,祂可以行「將一個已造成四十六年(這殿乃由大希律發動重修建所羅巴伯的聖殿,並加以擴大﹔自主前十九年至主後六十四年始告完成。主潔淨聖殿時,確有四十六年之久)的聖殿拆毀,三日之內可修建」的神蹟,他們當然大惑不解,他們也不去求答案。「但耶穌這話,是以祂的身體為殿。所以到祂從死裡復活以後,門徒就想起祂說過這話,便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21,22節)。牧者經常提醒會眾,要多讀《聖經》、熟讀《聖經》和遵守耶穌所說的話,自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