炆炆憎憎的愛情故事

˙Chion˙

習慣了「想什麼就說什麼」的北美文化,初到陌生的日本時,看了一套令我超級「炆憎」的劇集,滿腦問號「Why? Why? Why? 為什麼他們會如此做?!」不過,也多得這「黑部的太陽」的電視劇,推動我積極去認識及了解新隣居們,還到訪黑部山來個實地考察。

近日重看這劇,對當年那初來乍到、不熟悉本土民生又全情投入劇情的自己搖頭發笑,切切實實就是如傳道書所寫「心裏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還不知黑部水庫對日本人來說代表什麼,急急躁躁生惱怒的愚昧人,以有限的知識套入主觀的感情,立時對主角們那過分小我及虐心的愛情及事業觀,非常的不認同、不明解,難以接受,最後氣難平!其實日常待人處事,很多怒氣是不必要的,先快快地聽,了解了解前因後果,做個慢慢地動怒的智慧人比盲目發炆憎的愚昧人更
明智。

「黑部的太陽」講及在深山險峻陡峭下,男人們拼搏、冒著生命危險通隧道、建黑部水壩,有口碑及非常勵志,充滿愛及勇氣的記錄劇。知道電視劇常有跨張成分,但記錄片或多或少會真實地反映民族的思想。二戰戰敗後,復興令經濟急速成長,水電異常供應不足,關西電力決定在海拔1500的黑部高山峻嶺裏開建拱形水庫及水力發電廠,為期七年在1963年完成的世紀浩大工程,當時是世界第四、日本第一大的水庫,艱辛的工程有171位工作人員殉職。

演技精湛、扮演深資總工程師的男二主⻆被託付重任,把妻子及三個女兒留在城市生活,自己一人長年留守深山。過年過節不回家就算了,連得知因同愛畫畫而關係很親密的小女兒白血病離世前,也只見了短短「一」面就回工地,這父親有點不近人情。重看時才注意那幾分鐘斷斷續續日式父女日常的相處鏡頭,是在表達寂寞的小女兒相信並支持父親,她知道因黑部工程不容易,公司才選上忠實的父親前往統籌,也是為環境所迫。因這份體諒,至死也沒有怨父親不能伴她左右。死前還用想像力畫下黑部水壩,預祝還在迎戰大難題的父親通隧成功。

大女兒就和我這觀眾一樣炆憎,氣憤申訴為什麼不能告訴父親妹妹重病,母親回應她的是一巴掌。母親激動地說,她活得自豪因能支持丈夫完成建水壩的夢想,同丈夫一起在危機中為國家承擔責任,她長期孤獨地在後方支援守著家,暪著丈夫就是想讓他能心無旁騖全面投入工作。她不能原諒大女兒轉告丈夫小女兒病了,讓他要承受不能停工又要掛念家人的精神痛苦。心傷的母親含淚退場,留下突然明暸母親感受的呆然女兒。

唉,劇中的眾多人物們和身邊的隣人們一樣,含蓄是民族性格嗎?為什麼不能早點把真實的想法告訴別人,這「多為對方想,不要影響他人自己受苦就好」,這「說話不直截坦率而曲折婉轉」,總有點好心做壞事的感覺,容易生出很多的誤解及怨氣,人家又不是你肚子的蛔蟲,不說清楚誰能明白你所想,了解還是由坦誠溝通而開始。

大女兒和飾演負責挖隧道工程組的年輕工頭男主角雖分兩地彼此有情,不想放棄有情人的她遠道來到山上暗示地問「我要結婚了,你反對嗎?」男主角瞪著眼說「不反對」,我也瞪著眼說「你講大話!」鏡頭繼續發展,平靜下來的大女兒像是早猜到,他相對男女之愛,使命的愛更重,心知都是痛苦選擇。大女兒因妹妹想死前能看到她作新娘而不能再等他,就另嫁他人。她走後,他哭了,他的工作是要面對山崩危險的前線挖道,並要七年不回家長期留守工地,只好放棄最後機會而一生錯過她。男主角因職業關係一直相親不成功,看得通透的母親也直說與其婚後失望,倒不如婚前認清楚,找個能忍受作他的妻就是要長期獨守空閨。真是很難得遇到能明白他的有情人,多心痛如絞的「不反對」。

重看時,終於有點明白男主角的情懷。重重開墾困難同工們一車一車的離開,男主角還堅持到底不甘心如此放棄,選擇留下直到在隧道打通見到黑部山的太陽。因為年輕的男主角視通隧道如他曾以命相搏、終身難忘的打仗般,碰到困難就投降,如接受安全撤退,就迎來慘痛的戰敗。戰爭是高層上權者發起而受苦郤是黎民百姓,人民背負了戰敗的痛苦,水壩建成是男人們想弱勢的國家強大起來的悲願,自己的所愛所需放在最後;經歷過苦日子的女人們,自覺性犧牲自己去守護家庭。男兒為國使命重,情愛全可捨;女兒為愛全忍耐,一生全可獻。

未盡然認同男女主角們那隱晦犧牲自我成全大我的行為,因國家總能有人會守,你的家人只有你能守。了解到那時代的歷史背景後,開始理解主角們那放棄所愛的苦澀,氣難平被悲傷哀慟的情緒取替了,我也打通偏見的隧道見到黑部山的太陽。

現在遇到不明所以或未能認同的觀點時,生氣前已學著日本人多為對方想,不以自己的感情影響他人,但不明不白、婉轉含蓄的猜測,不是我的作風,還是會主動去問清楚,認真溝通一下。知識無所盡,了解還未深,先查明真相做個增長學問的智慧人。生悶氣影響健康,不值,不值。傳道書7:9你不要心裏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