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敬拜的生命

˙曾浩斌˙

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他崇拜的一些東西。崇拜與否不是一種選擇,因為每一人都崇拜,唯一你可以選擇的是你所敬拜的對象。

同時,崇拜不是基督徒的專利品,非基督徒也可以崇拜一些東西。最近,有一個名為《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的流行節目,這個節目很受歡迎。在基督教圈子之外,「偶像」一詞常常被用作正面術語。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因著術語的定義被劫持而做出的改變。

此外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我們的社會中(包括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有人崇拜金錢,有人崇拜健康,有人崇拜權力,有人崇拜性,有人崇拜資訊等等。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也會被我們敬拜的東西所改變。

而對於我們基督徒,三一神當然應該就是我們唯一的敬拜對象,因為這是聖經的命令:「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馬可福音12:30)上帝不是只要你生命的某一部分,祂要你使用你的全心、全性、全意、全力去敬拜祂。如果你對神只有部分時間的順服及三心二意的委身,相信你可能不知道你敬拜的是誰,因為祂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而不是你完全的擺上。
信徒集合一起敬拜神,有三方面基本的意義:(一)與神對話,正面回應三位一體真神對人的自我啟示。(二)對神表達完全的奉獻。(三)成為神的形象,成為像基督的生命,在思想、感情、意志、行動上讓基督進入自己生命。

對於基督徒,在崇拜中我們渴望見到上帝,我們祈求上帝與我們相遇。在崇拜當中我們與上帝親近,聆聽祂的聲音,並且與祂說話。所以,崇拜是一個對話。一個上帝和我們的對話的機會。在敬拜中,上帝說話,我們聆聽;我們說話,上帝聆聽。

當中,通過對話,我們聆聽上帝的話語也和上帝講出我們的祈求、唱出哀歌、讚美、感恩。藉著聖靈的能力,上帝挑戰我們,安慰我們,喚醒我們。藉著聖靈的提示,我們傾聽,然後以讚美、懺悔悔改、許願、見證和奉獻來回應。(參考宣道會北角堂崇拜委員會:《宣道會北角堂崇拜手冊》,香港宣道出版社,2000,頁5)

透個崇拜,我們應該對於上帝有更多與更深的認識。因為這種理解,我們的生活會發生變化。唐佑之博士對於崇拜的定義為:「敬拜是人的心靈趨向著神,尊崇神絕對的權威,承認自己的無知與無能,以及罪惡不潔,需要神赦罪的恩典,仰賴祂潔淨的能力,倚靠祂的引導,有智慧行走人生的道路。敬拜是人對神的慈愛與憐憫有所回應,在內心裡有感受,在外表也有表現。」(參考唐佑之:《心靈與誠實—聖經、神學與歷史》,香港卓越書樓 1992)

余達心博士提醒我們,若我們用心靈和誠實的專注於上帝並且以祂的屬性去敬拜祂,我們便會真的經歷上帝的臨在。敬拜這一個特別的經歷,可以引發出對自己生命有一種更加深切的體會。這個體會可能是對自己墮落已經有罪的陷阱有深切的懊悔,又或者引發出我們對至高上帝有一份熱切愛慕和莊嚴敬畏的心。所以無論我們反應是怎樣,絕對不應該是無動於衷的。所以,敬拜絕不是一個安舒的活動,因為在敬拜中我們要被神甦醒,並被神的旨意甦醒,而更要以生命作出回應。(參考餘達心:《崇拜是一種危險的活動》,《中國神學研究院月刊》,Jan-March, 2013, vol. 336,中國神學研究院,頁3)

對於敬拜最廣泛的定義為基督徒以生命彰顯神的榮耀。這是信徒整個生命的流露,是信徒在生命中各層面與神相遇時所作出的回應。既然敬拜的核心是為著讚美主及榮耀上帝,而且敬拜的核心精神應要在生活中體現。與神相遇過的人必經歷生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