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耀全牧師
友善即是Pay it Forward
我回想起幾年前我真的很喜歡的一部電影《讓愛傳出去》(Pay it Forward)(2000年),這是一部美國戲劇電影,大致是基於Catherine Ryan Hyde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發生在拉斯維加斯,講述一個14歲的小伙子Trevor McKinney發起一項名為「Pay it forward」行動。Trevor 的七年級通認科老師給全班一個功課是要設計和實踐一個計劃,該計劃將使世界變得更美好。Trevor的計劃是建立一個善行網絡,受惠者得到的是要對另外三個人提供恩惠,而不是償還給施與者。當我第一次看這電影時,我深深地被感動,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仁慈是向別人施與而不要求回報的。聽起來像是一個非常偉大美好的概念,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嗎?確實,在我們為遏制這種冠狀病毒的傳播而保持警惕的同時,我們首先需要彼此友善。但是顯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艱難。我們經常試圖用我們人的力量和意志來表達友善,卻發現我們所有人經常都無法做到。
善良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自從近20年來正向心理學(Seligman)的興起以來,人們對人格特質和美德的興趣和研究已經發生了變化,重點是培育和挖掘人的內在特質,處理心理健康問題。以正向心理學中的人性為主題,我們擁有愛、善良和社交智慧的美德。善良是一種美德,包括慷慨、培育、關愛、同情心、無私和「和藹可親」。許多研究者研究善良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例如, Rowland和Curry(2018)發現,在施行了七天的善良行為後,幸福感增加了,善良行為的舉動與體驗到幸福水平之間存在正面關係。因此,亨利醫生正確地提倡「善良」,因為它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心理健康。
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
我想到一個聖經故事說明基督徒的善良,是耶穌本人所說的好撒瑪利亞人。(路加福音10:25-37)故事說有一個人,在旅途中被強盜剝去他的衣服及毆打,把他打得半死並撇下他一個人就走了。一個祭師和一個利未人經過,都避開了那個人,就從旁邊走了。及後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被猶太人所鄙視的)走過來,幫助這個可憐的旅客。回答律法師的問題時:「誰是我的鄰舍呢?」結論顯然是對傷者表示善良的人,即撒瑪利亞人。
善良就是作那個好鄰居,好撒瑪利亞人,他願意在其他人不會做的時候去幫助一個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