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家路
有一天,一位曾入住香港基督教無家者協會「恩福之家」(婦女短期宿舍)的婦女突然到訪。同工心裡想:「是不是受疫情影響,需要求助?」怎料,她突然從袋裡掏出一疊(30張)$100 的超市現金券,說:「中秋快到,給大家(其他舍友)買點東西吃。」雖然隔著口罩,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她的快樂和雀躍。
同工當時有點措手不及,因知道她現時的工作也是勉強夠每月生活及負擔租金,且在疫情下隨時工作也難保。
「為什麼你不把錢存起來?你的生活也不容易呢。」
「我剛剛收到政府派發的一萬元,自己用不完,不用擔心我,我有儲蓄,我是夠用的。」
在幾番來回推讓後,最後盛情難卻,同工感激又慚愧地收下,表示會用作支援其他有需要的婦女。
回想起初認識這位婦女,沉默寡言,父母相繼離世後,她曾終日留在自己的房間,儼如與社會斷絕連繫。後被同住的家人趕走,入住「恩福之家」。當時久未就業的她自言「學歷低、不善辭令、無自信、害怕找工作。」在同工鼓勵下,嘗試工作,也屢受挫折。但她沒有放棄,現在她已有一份適應得不錯的超市倉務工作,也結交到一些朋友。
「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哥林多後書6:10)
感激是我們以為去服侍,卻其實是有幸見證逆境下生命的韌性;慚愧是我們以為去服待,但在接過手中的現金券時,我感受到更無私的付出,及真正源自心靈的富足。
(轉載基督教無家者協會 Facebook 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