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茂林 2022-06
不管你如何定義「年青人」,我們都曾年青過或正身處這關鍵的時期。社會學家及青少年專家都有他們普遍接受、以年齡層區分的時代 (Generations by Age Range), Beresford Research綜合了Pew Research Center對Gen Z及美國人口調查局對Baby Boomers的定義,把個別時代的區分如下[1]:
出生年份 | 年紀 | |
Gen Z | 1997 – 2012 | 10 – 25 |
Millennials | 1981 – 1996 | 26 – 41 |
Gen X | 1965 – 1980 | 42 – 57 |
Boomers | 1946 – 1964 | 58 –76 |
Post War | 1928 – 1945 | 77 – 94 |
WWII | 1922 – 1927 | 95 – 100 |
所以今天我們說的「年青人」大多是指精壯的「千禧世代」及Gen Z一代,年屆20-40歲年齡層的人,而我會特別留意這群體內,兼有華裔血統背景的情況。
這些年青人不像戰前及戰後嬰兒潮出生人士,需要肩負戰後重建和艱苦生活的擔子,但他們卻有着前所未有的煩惱,這都是他們上一代很少需要面對的事情。篇幅所限,本月先把主要的一些煩惱點出,往後再討論一些處理及應對方法。
工作、住房、生活的煩惱
比起普遍沒有機會接受正規教育及缺乏生活資源條件的上一代,年青人的學歷已提升不少,坐擁的學習資源亦較豐富,在發達城市,大學畢業是基本的裝備,碩士或博士已是司空見慣。上一代大多數修畢本科學位或專業文憑,就手執多份工作邀請的現象,幾乎不復存在!所以現今一代就業情況,不單需要有學位,也視乎所修專科是否是市場熱搜的一類。
可是,工作市場急劇變化,極短的工作或產品的興衰週期常會發生,甚至難以避免。當人們蜂擁於某項專業接受裝備之後,竟會發現投身職場時已進入「夕陽工業」。產品週期縮短及高速轉型,確是現今投身職場或想創業的年青人所難以想像的。例如在九十年代熱賣的「黑莓手機」,當蘋果手機及相類的智能手機自2007年崛起時,原本不把蘋果手機放在眼裏的黑莓母公司RIM,在幾年間就失掉了市場份額及盈利的領導地位,直到2022年1月黑莓公佈所有沿用黑莓系統的電話軟硬件,因無法得到更新支援而不再可靠了,正式終止了黑莓手機的時代。
工作市場的挑戰,首當其衝的是年青人平均收入雖有增加,但由於通脹、及主要生活指標的急升 (如樓價、租住房屋費用等),特別身處如美加等「萬稅之國」,個人稅後可動用收入 (disposable income) 就更加捉襟見肘了。以加拿大為例,七十年代,大學畢業生平均需儲錢五年,就可以支付購房的首期,時至今日的收入水平及平均樓價,畢業生就要足足十九年才能儲夠錢支付購房首期。購房的困難,反映年青人要達至個人成家目標和改善生活質素,都比前代加倍艱巨,假使上一代仍自誇如何憑一己之力成家創業,年青人聽起來就感到上一代完全不理解他們的難處。
嚴重的孤獨寂寞
年青人似乎因着科技發展,加上疫情影響,漸漸地以線上接觸取代大部份實體層面的交往。因此疫情前已相當普遍的宅男宅女,在疫後更趨嚴重。不同的研究及個人體驗觀察,都印證着個人接觸的必需性。按美國印地安納州聖母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當嬰孩在早期階段即接收到關愛與支持時,他們將來會有更好的機會成長為一位健康、可塑性高的成年人。」[2]
這種實體接觸,即使到了青年期仍是不可少。表面上很多東西都可以在線上跟別人傾談,這造就了社交軟件大賣,慢慢地人以為藉社交網上個人賬戶的經營,就是有效建立自我及可信賴的朋友圈,甚至完全把社交平台的讚與貶作為自我價值的指標!十年前轟動一時的十年級女童亞曼塔·托尼自殺案 (Amanda Todd Suicide),據報女童雖然多次轉校、接受心理輔導及藥物治療,但因網上欺凌不斷,以致極度抑鬱,也缺乏真正接納她的友伴,2012年10月10日傍晚被發現在家中上吊身亡!
有人就事件進行分析,不少矛頭指向警方在兩年間,雖多次收到女童母親報案要求徹查,卻沒有深入調查、找出犯事者。筆者相信,若女童亞曼塔,除了社交平台的「朋友」以外,仍有一些親身關懷她、接納她、替她分憂的朋友的話,即使網上欺凌者仍未緝拿歸案,她也不會發展到完全自殘自毀的地步!
身份角色及社會定位
我們身處北美洲的華人,無論你是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或別的東南亞國家,年青人要面對更複雜的身份角色問題,若是回到父母的原居國家,他們是很難認同那裏的國家文化及價值觀。這些自幼來北美或是土生土長的青年,講的是百份百地道口音的北美英語,文化薰陶跟主流無大分別,但是配上亞洲人的膚色、主流文化對亞裔的種族偏見(stereotype),令他們難以進身工作領導高層,因為這是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既得利益者不容易分享已有的優越地位。曾親身聽過年青人坦誠地說,要改進現況,上一代移民那種怕事退縮、不懂據理力爭的樣子,及「各家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心態,都是該摒棄的。
主流傳媒對此一向都較為偏頗及沉默,而亞裔傳媒的力量也有限,這些年青人很想改變現狀,但又好像無能為力,因為只有能參與制定政策及改變管治方針,才會推行對多元族裔有利的發展,包括那些能助年青人達到自置居所、抑制通脹、倡導公平競爭等政策。
總結來說,我們感到現今年青一代,面對的問題重重:工作、住房、生活、嚴重孤獨疏離,自我形像及社會定位等!以上專家學者的觀點,大多把焦點放在物質及生活層次,缺少從信仰靈性層面去思想這些問題,故此,觀點仍然未夠全面。我們相信,懂得發掘問題,涵蓋更廣層面去思考,將有助找出答案及可行的進路,下次再談。
[1] www.beresfordresearch.com/age-range-by-generation/
[2] 轉載僑依絲引述及繙譯心理學教授Darcia Narvaez於2017年發表於應用發展科學期刊(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的結論 (grinews.com/news/愛的抱抱對寶寶一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