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偉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香港淪陷三年零八個月,這段歷史發生於1941至1945年間。時至今日仍可於香港各處找到不少戰時遺跡,較為人熟悉的有東涌炮台、摩星嶺廢堡等等。而在東九龍的魔鬼山上,亦保留著幾個遺址,包括魔鬼山炮台、歌賦炮台及魔鬼山山頂炮台。筆者曾從油塘出發,漫步上山,遊走於這幾個遺跡之間,想到從動亂到平安,人生的走向也是這樣,營營役役的一生,何處是安息之所?
這裡曾經是堅固營壘
1880年代,面對俄羅斯及法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鯉魚門堡壘、數座炮台、地下彈藥庫及魚雷發射站相繼建成,當時的鯉魚門防衛能力堪稱無懈可擊。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際,油塘魔鬼山上更安置了數門火力強大、準確度高的九點二英吋大炮。時至今日,這些軍事設施仍然保存下來,讓人雖然置身於百年歷史的遺跡中,仍可感受到昔日鯉魚門炮台的軍事力量。可惜,人努力經營的保障無論何等堅固,世上實在沒有不倒的營壘。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於1941年12月開始進攻香港,其中一路經打鼓嶺平原直取大埔、沙田。當時日軍迅速控制城門水塘,英軍防守陣地全面崩潰,防線後撤至深水埗,其餘守軍退至九龍東部的魔鬼山。
據當地村民憶述,日本空軍曾在魔鬼山上投下兩枚五百磅重的巨型炸彈,一枚命中魔鬼山側的輋頂村山上,導致部份房屋被炸毀;另一枚則落在離爆炸地點不遠之處,但卻深陷於地底下沒有爆炸。當時的抗日游擊隊得知後,便派遣幾名年青礦工挖掘隧道,經過十多晚的辛勞,方能成功取出彈頭和炸藥。
這裡最終還是要棄守
1941年12月12日,英軍撤退至魔鬼山範圍以內,並以四門三點七吋口徑的野戰炮聯同吉普營合力迎戰日軍。當天該地的英軍共發射超過四百發炮彈,瓦解了日軍對魔鬼山的兩次攻勢,由於魔鬼山形勢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故此英軍曾出現棄守或死守的分歧,守軍司令莫德庇少將最終下令全軍撤回香港島。軍令如山,英軍只得於當晚撤離九龍,回到港島。
人生也要面對不同的戰場:考試如戰場、職場如戰場,或許家庭也會成為戰場,叫人避無可避。面對猛烈的戰火,我們可能會被殺個措手不及。當有一天走到人生關鍵之時,我們或進或退,都需要作出正確的決定,以免「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相信每個人都曾經做過一些影響深遠的決定,別以為盡了能力、盡了責任,便算是活出了最值得欣賞的人生。千萬別忘了那位創造天地的主宰,衪才是人生最穩妥的保障。人生最正確的決定,就是選擇歸回那賜平安的萬君之主。要知道惟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