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志輝
「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彼得前書5:9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亦是香港人的後花園。最早發展的是大澳,梅窩僅屬其次。直到港外線渡輪的出現,梅窩成為大嶼山對外交通樞紐,六七十年代更是旅遊熱點——梅窩自此才廣為人所熟悉。
梅窩早在宋朝時期已被記載,然而幾百年的悠悠歷史中,梅窩發生過不少令人心酸的事情;即或曾經興盛,但都只是曇花一現。
早在南宋時期,大嶼山的產鹽業已非常蓬勃,其中梅窩更得天獨厚,產鹽甚豐。隨著九龍官富場的設立,朝廷將製鹽納入專賣制度,命令打擊私鹽販賣。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負責管理廣東茶鹽事宜的官員派人去大奚山(大嶼山古名)查禁鹽民煮、販私鹽,引起當地鹽民的動亂,史稱「大奚山鹽民起義」。其後動亂被鎮壓,可是軍兵不但將起義者全數殺害,更血腥屠殺大嶼山居民,並留下數百士兵駐守。此事不但使大奚山的造鹽業受到沉重打擊,結局更是慘烈。
及至清朝初期,清政府為對付明朝遺臣鄭成功海上勢力,避免東南沿海居民為他們提供補給,遂於康熙元年(1662年)推出遷海令,下令從山東省至廣東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內遷50里。由於官令過急,很多人未及收拾和準備便被執行命令的官兵驅趕。遷界令叫他們離開農地,無疑是叫他們送死。結果,不少人倉皇離家,在旅途路上已將積儲用光,只好露宿荒野,甚至賣妻賣子。假如不願拋妻棄子,不少人只好全家飲毒藥或上吊自殺,共赴黃泉。
及至康熙八年(1669年)方允許復界。經數十年的「遷界」禁令,大嶼山住民銳減,田園荒廢。這時,清朝致力於招民開墾軍田,原居梅州、潮州、惠州地區的客家人則紛紛走出山區,進入香港地區,其中便有不少移民進入梅窩,數十年間,大嶼山的村落由4座增加了10來座。
香港淪陷時期,駐守梅窩的日軍開始佔用三十年代興建的銀礦灣酒店「海屋」作為指揮之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梅窩的游擊隊與日軍激戰,日軍死傷十多人,結果日軍遷怒梅窩村民,在梅窩村落展開搜捕及屠殺,當時不少婦孺中槍倒地;部分沒有逃走的村民,則帶到海屋空地毒打;日軍認為他們被襲村長有責,遂捉走多名村長當眾殺頭,屍首被埋在銀礦灣海灘;被懷疑串通游擊隊的村民,則跪在挖好的深坑之中被槍殺。事件令到七十名村民被殺,過百名村民受到虐待。
梅窩所經歷的苦難,或許也是我們人生的寫照,有些苦難可能是一己犯罪而成,但更多的是無妄之災。一如聖經告訴我們: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很多時候我們是因為某人或某些人犯罪而受到罪孽的波及。縱然如此,神依然是世界的主,沒有坐視不理,更在黑暗中看顧受苦的人。
銀礦灣